时时怀着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乐观态度,笑对自己的挫折和苦难,去努力,去争取成功!79学习网2026年李向国一级建造师深度精讲教学视频教程已经为大家更新,阳光正好,努力不止,继续学习吧!
考点展示:
考点2:控制测量
1.铁路工程平面控制网包括线路工程控制网、桥梁和隧道等工程的施工控制网,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和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进行施测。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
卫星定位测量依次为特等、一等(重要铁路干线)、二等(一般铁路干线)、三等、四等、五等;
导线测量依次为二等、隧道二等、三等、四等和一级、二级;
三角形网测量依次为二等、三等、四等。
考点3:线路沉降观测
(一)一般要求
1.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工作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评估单位实施,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配合。
冻胀变形观测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冻胀变形观测单位实施,其他参建单位配合。
2.铁路工程施工前应根据铁路等级、轨道类型、结构型式、地质条件等制定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细则,编制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及平行观测实施方案。
(二)路基工程沉降观测
1.无砟轨道路基,设计时速250km及以上有砟轨道路基,设计时速200km有砟轨道软土、松软土等特殊路基应进行沉降观测与评估。
2.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沉降变形观测期不应少于6个月,并宜经过一个雨季。个别情况采取可靠工程措施并经论证可确保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轨道铺设要求时,路基放置条件可适当调整。
3.填筑期间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不应大于10mm/d,坡脚水平位移速率不应大于5mm/d。
4.观测断面观测点的布置如图所示,断面观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1C411032松软土地段观测断面布置示意图(单位:m)
(1)各部位观测点宜设在同一横断面上,每断面设置3个沉降观测桩,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左右两侧路肩处。
(2)一般路堤地段每5个观测断面应设置1个沉降板或单点沉降计,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
(3)软土、松软土路堤地段每2个观测断面应设置1个沉降板或单点沉降计,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当设置剖面沉降仪(测斜管为导向管)时设置于基底:必要时两侧坡脚外2m、8m处设置位移观测边桩。
(三)桥梁工程沉降观测
1.无砟轨道桥涵、设计时速250km及以上有轨道桥涵应进行沉降观测与评估。
2.无砟轨道桥梁梁体应进行徐变变形观测与评估。
徐变是混凝土在荷载长期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变形,它随时间增长而增加,但增加的速率逐渐减慢,最终趋于某一极限值。
3.桥梁变形观测应以墩台基础的沉降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为主,涵洞变形观测应以自身沉降观测为主。
4.桥涵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变形观测期不应少于6个月;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区段的桥梁,沉降观测期不应少于2个月。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
5.徐变观测梁体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每个梁场前3片梁进行徐变观测,以后每100片梁选测1片。
(2)移动模架施工的简支梁,对前6孔梁进行重点观测,以验证支架预设拱度的精度,验证达到设计要求后,可每10孔梁选择1孔梁设置观测标。
(3)其余现浇梁应逐跨观测。
(四)隧道工程沉降观测
1.Ⅱ、Ⅲ、IV、V级围岩且铺设无砟轨道的隧道,VI级围岩隧道应进行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其他特殊条件有砟轨道隧道根据设计需要进行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
2.隧道沉降变形观测应以仰拱(底板)沉降为主。
3.沉降变形观测期不应少于3个月。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沉降变形观测期。
4.单座隧道沉降变形观测断面总数不应少于3个。
5.隧道内沉降变形观测断面的布设应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1)Ⅱ级围岩断面间距不大于600m。
(2)Ⅲ级围岩断面间距不大于400m。
(3)IV级围岩断面间距不大于300m。
(4)V级围岩断面间距不大于200m。
(5)明暗洞分界里程在两侧各设置1个观测断面。
(6)地应力较大、断层破碎带、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和复杂地质区段应加密布设。
(7)隧道断面突变段落内观测断面不应少于1个。
有话说:
一建港航今年这通过率,我愿称之为“绝户式”考试。
6万多人啊,脑子一热全冲进去了,就因为去年那个18万的风声。
结果呢?1%的人上岸,剩下99%的,直接被一脚踹回海里,连个浪花都没看见。
说真的,我都能想象到考场里那些大哥们看到卷子时的表情。
复习了十年都想不到的知识点,平时犄角旮旯里翻出来值个一两分的,今年直接给你干成40分的案例大题。
这哪是考试?
这分明是告诉你:此路不通。
考场里坐着的都是谁啊?
都是我们这帮80后、90后。
背着房贷车贷,养着一家老小,在工地上累死累活,就指望这么个证能给自己的人生稍微开个小窗,透点气。
结果人家直接把窗户给你焊死了。
也挺好,00后不来掺和。
他们还有别的路。
不像我们,以为这是唯一的路,结果走着走着,发现是条死胡同。
附
件
下
载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